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赓续‘一包三改’薪火,传承‘四千四万’精神”系列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11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强化堰桥街道青少年的乡土教育,引导青少年全面了解“一包三改”经验、“四千四万”精神内涵与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等深厚的历史底蕴,激发他们建设家乡、报效家乡的乡土情怀,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关工委组织各社区关工委开展“赓续‘一包三改’薪火,传承‘四千四万’精神”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交融中,感悟“一包三改”与“四千四万”精神,汲取成长力量。

  寺头社区:千锤百炼铸青春,四千四万启新程

  

  7 月 29 日,堰桥街道寺头社区关工委组织社区青少年走进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开启一场生动的暑期红色研学之旅。踏入博物馆,青少年们仿佛穿梭在时光长廊中,从乡镇企业萌芽时期的艰难起步,到 “一包三改” 等改革探索的大胆实践,再到产权制度变革的创新突破,一个个关键历史节点清晰串联起乡镇企业披荆斩棘的发展轨迹。墙上泛黄的老报纸记载着当年的改革浪潮,角落陈列的陈旧生产工具见证着先辈们的辛勤付出,这些实物直观展现出先辈们 “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 的 “四千四万” 拼搏历程。沉浸式的体验让青少年们深刻读懂乡镇企业发展背后的奋斗密码,将拼搏精神深深注入青春血脉,助力他们在成长新征程中,以无畏勇气与拼搏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堰新社区:传承奋斗基因,汲取前行力量

  

  7 月 15 日,为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奋斗精神,堰新社区关工委组织 60 余名青少年前往 “一包三改” 纪念馆和 “四千四万” 精神诞生天地,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实地学习教育活动。活动采用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学子们在历史现场近距离感悟改革勇气,在一个个鲜活的奋斗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在纪念馆内,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和实物展示,学子们了解到 “一包三改” 改革背后的艰辛探索和 “四千四万” 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大家深刻认识到,“一包三改” 的敢闯敢试与 “四千四万” 的坚韧不拔,都是中国人民在奋斗历程中凝练出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少年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求学路上勇于探索、在人生途中敢于拼搏,让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天澄社区:传承“四千四万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7 月 29 日,天澄社区关工委组织 30 名中小学生前往无锡 “四千四万精神馆”,开展 “传承四千四万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主题研学活动。作为社区 “澄心育人・长耀星火” 品牌项目的核心实践活动,此次研学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搭建起青少年与改革精神传承之间的坚实桥梁,有力推动了社区德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融合。活动中,青少年们近距离观赏了反映改革开放历程的珍贵文献、影像资料和历史实物,通过馆内的数字化互动装置,身临其境地体验了 “踏遍千山万水” 的开拓精神,在生动的场景复原区深切感悟到 “吃尽千辛万苦” 的奋斗品格。这种具象化的精神谱系教育,不仅强化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还激活了党员的初心记忆,构建起代际传承的红色育人生态。

  堰桥街道与各社区关工委活动创新采用“行走的思政课”模式,围绕“四千四万精神”的历史脉络设计实践路径。让青少年在展馆中近距离观赏反映改革开放历程的珍贵文献、影像资料和历史实物,通过数字化互动装置体验“踏遍千山万水”的开拓精神,在场景复原区感悟“吃尽千辛万苦”的奋斗品格。通过具象化的精神谱系教育,强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激活党员的初心记忆,构建起代际传承的红色育人生态。

  (堰桥街道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