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5 浏览次数:
今年暑假以来,滨湖区关工委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工委指示精神,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立足本地红色资源,通过“五老”宣讲、校地合作、沉浸体验、创新形式等多维联动机制,推动抗战史主题教育深入青少年群体,确保了活动有特色,教育有成效。
挖掘本土资源,“五老”宣讲传承红色记忆。区关工委积极联动校外辅导站,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等“五老”的独特优势,组织“五老”走进校园、社区,以亲身经历讲述抗战故事,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蠡湖街道发挥“薪火传承工作室”载体作用,邀请老红军后代张发海、尹斌、丁冠民深入社区校外辅导站为青少年讲述抗战故事,传承抗战精神。7月1日,河埒街道产山社区与河埒中学关工委联手,通过3D打印技术重现英雄形象。学校“不器”中队的青少年将吴成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形象转化为3D立体模型,并在吴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数字技术呈现长征路线图,将传统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增强了抗战教育的沉浸感。7月4日,河埒街道产山社区关工委还组织青少年开展了“VR穿越烽火岁月 AI对话革命传承”活动。7月29日,区退休老干部、革命军人、区宣讲团骨干谢谦华应雪浪街道融创社区关工委邀请,为校外辅导站的50多名中小学生作了题为“导弹”的国防科技教育课,庆祝建军98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谢谦华通过亲身经历,讲述当年在九泉卫星发射基地科研攻关的故事,激发青少年的报国心。
深化校地合作,共建红色教育新阵地。区关工委积极联动高校、中小学及地方红色场馆,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荣巷街道联手太湖学院、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育红小学依托荣毅仁纪念馆、徐梦影故居等红色教育阵地,开展“厚植红色基因”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参观、清洁故居等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蠡园开发区关工委联手辖区蠡园中心小学,组织青少年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神威太湖之光”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通过实地参观,感悟科技进步巨大成就。雪浪街道南泉社区关工委与滨湖中心小学携手,在横山草堂教育基地创新培育“红领巾宣讲员”,以青少年视角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区关工委还与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合作,组织“红领巾宣讲员”走进马山革命陵园、锡南革命烈士陵园,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讲述,让档案里泛黄的家书在新时代焕发温度,让纪念碑上鎏金的铭文在清澈童声中苏醒为涌动的红色血脉。
创新教育形式,增强主题教育吸引力。为适应青少年认知特点,区关工委积极探索互动式、体验式教育模式。7月19日,蠡湖街道关工委在青少年学习党史月活动中,组织青少年采访了市总工会退休老干部、滨湖区蠡湖街道“五老”法治宣传帮教员华婕。这位1961年出生的老党员,曾经获得省级“百姓学习之星”、无锡市“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她以自己成长的经历,帮助小学生佳琪(父母涉毒)筹集手术费医治视力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 “荣誉是鼓励更是责任”,“爱心需要行动力”等的真谛。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让孩子们收获了学习的要领,更在心田播撒下勤俭、博爱、担当的时代精神。马山街道万丰社区精心策划“老党员课堂”活动,组织社区“一老一小”群体参与。邀请老党员围绕学习习惯养成、红色基因传承、万丰村史以及古代廉政故事,为青少年讲述革命故事、分享奋斗历程。通过“银发力量”与青少年“蓬勃朝气”的深度融合,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以学习习惯培养为切入点,推动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活动中,社区还为青少年人手一本赠送励志书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下一步,滨湖区关工委将继续深化抗战教育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滨湖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