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锡山区 » 正文

锡山区“银发”智援,“青农”加速成长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

  近年来,锡山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以“三扶两创”为重点,以“传帮带”为核心,聚焦“三农”青年人才培养和青少年全面发展,着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生力军,为农业科普教育和农耕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打基础,组织队伍两选优。优化组织队伍,构建“新老搭配”双核领导机制,由现任局党委副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有关老领导任副主任。动态更新人才库,打造结构合理、专业全面的复合型团队。

  强致富,帮扶培养两不误。聚焦青年农民致富能力培养,落实“三扶两创”政策。搭建专业帮扶平台,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精准摸排人才需求,实施差异化培育,打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队伍。

  创品牌,基地人才两手抓。以“五老带新农”机制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示范推广基地典型案例。持续扩大“青年农民创业之星”人才库,以典型引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精服务,线上线下两手硬。依托“银发”群体智力资源优势,建立“线下服务中心+线上助农平台”双轨服务模式。整合老科协力量,以“扶技”为核心,提升青年农民现代农业技能,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体系融合。

  传承赋能,深化“传帮带”培养机制。资深农业科技专家许国秀牵头创建“农业大师工作室”,“理论授课+田间指导”开展青年农民培育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实现了“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

  先锋引领,发挥“领路者”示范效应。老科协工作者王建发挥“五老”优势,指导新农人朱一鸣创新制茶工艺,成功打造“数字茶”“振兴茶”特色品牌,实现了“老专家传经送宝、新农人创新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

  匠艺相承,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老农艺师顾轩强(太湖翠竹名茶主要研制者)开展现场示范、专题讲座活动,传播茶文化技艺。他悉心培养出30余名青年制茶技术骨干,其中3人已获评市级非遗传承人,实现了传统技艺“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

  阵地筑基,打造劳动教育新标杆。无锡市锡山国家农业产业园作为省级重点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年均组织开展特色教育活动20余场次,累计服务青少年超过20000人次。累计获评江苏省关工委校外劳动教育阵地(基地)3家、江苏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优秀基地1家、无锡市青少年现代农业教育实践基地6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阵地网络。(锡山区农业农村局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