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2 浏览次数:
在宜兴市高塍镇桃园社区,有一个以“桃园红”为旗帜、以“集结号”为动力的校外教育辅导站。这里没有华丽的教室,却有最动人的成长故事——党员的赤诚、退役军人的刚毅、师生的热忱,在一次次活动中交织成独特的育人旋律。
红色基因在这里扎根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在面对困难时敢于攻坚,在追求理想时坚定执着,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今年“赓续红色基因 弘扬奋斗精神”主题教育中,社区党支部书记蒋晓锋的寄语掷地有声。范道中学周俊良等党员老教师紧随其后,以抗战精神为主线,串联本地先烈与院士的热血故事,深刻阐释“强国之责”。学生宣誓“强国有我”,喊出了所有少年的赤诚。“不忘‘九一八’血雨腥风,弘扬先烈爱国之情!”每年9月18日,铿锵的宣誓声总会回荡在社区广场。“桃园红・学习社”里,历史影像重现悲壮岁月,《血色家书》演讲点燃少年热血,党支部副书记、关工委主任马国栋的《勿忘国殇》总能让学生眼含热泪。从抗战影片里的硝烟到自编自演《满江红》的铿锵,红色种子在学生沉浸式体验中悄然发芽。
成长接力在这里延续
“稍息!立正!”3 名“集结号”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口令划破操场,450名学生的脚步声震彻范道中学。五天军训,队列训练磨出钢铁意志,“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激荡人心。建军节,退役老兵周跃进的战场故事,让“责任”二字在孩子们心中重逾千钧;重阳节,他们带学生给高龄老人送关怀,用行动把“奉献”写进成长记忆。这支队伍以军人的硬核作风,为“担当”刻下鲜活注脚。“小红帽”的红马甲,是接力队伍中最亮眼的色彩。植树节与党员共植多肉,让绿意扎根心间;跟着党员老教师进小区分类垃圾,把“环保”落于指尖;随退役军人走访抗战老兵,将军功章的荣光讲给同伴听;儿童节分发爱心书籍,用稚嫩双手传递温暖。孩子们在志愿服务中接过“奉献”的接力棒,让责任与担当在行动中拔节生长。
文化根脉在这里生长
元宵猜灯谜的欢笑声与灯笼烛光相映,孩子们在传统游戏中触摸“团圆”的意涵;端午时节,跟着老教师学包粽子、编五彩绳,感受屈原故事里的文化根脉;夏令营里,诗词知识竞赛的孩子们的抢答声与掐丝珐琅制作的专注神情,让古典韵律与传统工艺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生;重阳节,他们捧着自制的桂花糕送到老人面前,甜香里藏着“敬老”的千年古训;冬至日,他们将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户外工作者手中,饺香里传递着守望相助的温情。“和合”“孝亲”“互助”的文化种子,在辅导站的一次次实践中悄然扎根。
桃园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把红色信仰、先锋精神、文化传承,都融进了孩子们的日常。在这里,“桃园红”的底色越擦越亮,“集结号” 的声浪越传越远,而那些在活动中收获的感动与力量,终将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财富。
(宜兴市高塍镇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