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次数:
在春意盎然的五月,新吴区梅里古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代际对话。15组青少年家庭在“五老”志愿者的带领下,以文化地标为课堂,开展了一场浸润红色精神与吴地文明的教育实践活动。新吴区梅村街道关工委精心策划的这场教育实践活动,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献余热、少有所学传薪火”的育人理念。
在梅里遗址博物馆,来自梅村实小的小小红色解说员化身历史的讲述者,以斑驳的青铜器为时光信使,以“泰伯三让天下”的典故为引,通过文物展品与历史画卷,生动讲述泰伯奔吴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谦逊仁厚的至德精神。在讲述中,青少年们感悟三千年来吴地文化与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的相融发展历程,仿佛穿越时空,共同见证吴文化的起源与变迁。
在红色会客厅内,小小红色解说员以梅村街道自制的微电影《一颗红星》为依托,将新四军江抗部队的东进故事化作鲜活的思政教材。青少年们观看影片的同时,来自梅村实小的小小红色解说员深情解说,讲述新四军东进历程的真实故事。随着讲述,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形象跃然眼前,一堂触动心灵的红色思政课由此展开,将红色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年心间。
南新旅社内,小小红色解说员站在承载着江抗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前,向青少年们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青少年们聆听着红色故事,轻抚着历史的痕迹,在饱含深情的话语中,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知书梅里・钟书房内,古色古香的楼阁与3000余册藏书相得益彰。“五老”志愿者引导青少年们静坐在书桌前,在茶香与墨香中感受阅读的力量。孩子们翻开一本本古籍,在小小红色解说员的讲解下,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最后一站来到泰伯庙,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承载着泰伯“至德”精神的传承。“五老”志愿者带领青少年们了解泰伯让位、建立句吴的伟大事迹,还组织了考古盲盒挖掘游戏。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着盲盒,仿佛在触摸文明的肌理,在游戏中感悟着文化传承的重量。
活动中设置的趣味研学闯关任务,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每到一个文化地标,他们都积极参与任务,或仔细观察文物展品,或认真聆听讲解,或与同伴热烈讨论。当答对全部研学问题,拿到梅里古镇定制纪念冰箱贴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些冰箱贴不仅展示了梅村当地文化风采和红色底蕴,更增加了青少年家庭对梅村本土文化的认同。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吴地三千年文脉的现代延续,更是“五老”志愿者用晚霞辉映朝阳的教育实践。当“五老”志愿者的沧桑手掌与青少年的稚嫩指尖共同触摸历史年轮,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便在代际传承中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新吴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