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新吴区 » 正文

新吴区创新“央地协同”模式推动企业关工委建设与青年成长双向赋能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次数:

  近日,新吴区关工委主任冯惠兴率调研组赴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驻区央企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党建带关建、青年成长赋能、资源双向融合”三大主题,积极探索建立“央地协同”新模式,推动企业关工委建设与青年成长双向赋能。市关工委副主任戴锡生高度评价这一创新举措,勉励新吴区关工委在推动落实企业关工委组织建设方面大胆创新,树立标杆。

  针对央企特点,新吴区关工委首创“双轨并行”管理模式:对已建立关工委的中电二公司强化属地化衔接,优化组织体系;对中电海康实施“孵化培育”,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指导推动组织建设。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青年职工占比超70%,平均年龄30岁左右,为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中电二公司近期承办的无锡青年职工大思政课“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双进”活动中,区关工委主动介入指导,促进青年职工思政工作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度融合。调研组在中电海康则重点考察了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就青工职业发展路径与企业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冯惠兴提出“三企共建”新构想: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国(央)企、民企、外企资源构建协同育人体系。这一方案获企业积极响应,中电海康副总经理林彬当即表态将启动关工委筹建程序。中电二公司关工委副主任顾君表示,将深化“党建带关建”机制,整合工会、共青团等资源,提升关工委工作质效。

  据悉,新吴区关工委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年内将启动实施“企业关工委结对共建联动关爱工程”,计划推动36家各类企业组建“大关爱”联盟,通过建立以资源联享、人才联动、活动联办、品牌联创为内容的“四联机制”,打造青工教育、科普实践、工匠传承等特色模块,形成可复制的“央地协同”育人新范式。(新吴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