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锡山区 » 正文

架起千里爱心桥

发布日期:2022-05-09         浏览次数:

  早就听说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有一群人,多年来一直在捐助广西巴马山区的孩子,在两地之间架起了一座传递爱心的桥梁。最近,我联系到了他们的负责人沈剑宝老师,上门一探究竟。

   跨进沈老师家门,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张表格。细问,最近有一个区级干部一次性捐了三万元,他正在和巴马相关单位联系寻找合适的受捐者。

  沈老师从手机里翻出了一组数据:

  2006年,捐助者7人,受捐者10人;捐助标准,每学期,小学生250元,初中生500元,高中生1000元。

  到2021年,累计资助贫困生161人,资助者累计65人;捐助标准,每学年小学生600元、初中生1000元、高中生2000元、大学生2500元。

  这一组数字,反映的是这连续15年间他的爱心团队的基本数字。

  太湖之滨的沈老师和广西巴马山区的孩子们,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事情还得从2005年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剑宝老师看到了一篇文章《巴马长寿之谜》。为了探究秘密,沈老师偕老伴去巴马旅游。原始的大山,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村民,可口的食物让他们流连忘返,但当地学校简陋的设施和辍学的孩子,让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沈老师深感不安。回到无锡后,沈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谈到,想要尽一己之力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此举,得到了家人和学生们的支持与响应。2006年5月,沈老师带着学生来到巴马甲篆乡坡月小学,给孩子们买木床,给学校安装电话购置办公设备,走访了解贫困孩子家庭。当年就资助了9个孩子,并把一个孩子接到无锡就读。

  受沈老师影响,他的儿子和女儿加入了这个团队,楼上邻居阿姨家的媳妇和女婿加入了这个团队,他所在的映月社区赛维拉小区多个邻居也加入了这个团队,成员逐步向其他社区拓展。如今这个爱心团队里,有党员领导干部,有机关工作人员,有企业家,有退休老人;他们来自锡山区、来自宜兴市、来自上海、来自福建……

  捐助者越来越多,受助学生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捐助者的资金如期抵达每一个学生手中,沈剑宝老师和巴马相关单位约定,每个受助学生家长在指定银行开设专门户头,银行卡号告诉沈老师,沈老师再把卡号告诉捐资者。

  15年来,沈老师每年都要去一趟巴马,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走访巴马县相关部门,收集需要资助的学生情况,走访受助学生家庭。看似简单的事情,长期坚持却大不易。出生于1941年的他,已经迈入耄耋老人的行列。他希望有人能接班,将爱心的火炬传递下去。

(锡山区东亭街道关工委   辛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