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锡山区 » 正文

绽放在留守儿童心中的“茉莉花”

发布日期:2020-12-08         浏览次数:

  “好一朵茉莉花……”一曲《茉莉花》,唱出了江南人的最爱。现在,青藏高原上也绽放着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茉莉花”支教团。从秀丽江南到雪域高原,从彝乡苗寨到回民藏家,“茉莉花”一路播撒芬芳,温暖了无数孤贫留守儿童的心房。

  “茉莉花”支教团成立于2016年。自那年赴贵州山区开启支教旅程,“茉莉花”再也没有停歇过爱的脚步。去年11月,锡山区招募“援青”志愿者,“茉莉花”团队7名江南女子又一次开始了爱的行走。

  青海省化隆县,藏语译音为“黄河回旋的地方”。那天,我们从驻地出发一路北上,在沟壑纵横的高原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位于卡力岗这片荒野之岭上的德恒隆乡拉小学。瑟瑟寒风中,一群孩子拿着粉笔在砖头地上练字。说是在写,更准确地说是在“画”。一个远离同学的男孩,笔画倒装,结构零散,却异常认真。我情不自禁握住他的手,带着他写下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他起身,怯怯地望着我,突然,对我说了句什么。在旁的拉小学校长翻译道,小男孩说的是:你好,老师,你能摸摸我的脸吗?我怀疑自己听错了,鼻子一酸,手不自觉地抚上了他的脸。

  通过各种媒介,我虽然早就对这里孩子的境遇有点知晓,但看到巴措这个样子我还是揪心不已。因为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化隆回族自治县本就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拉小学地处深山,黄土绵亘,寸草不生,更是穷上加穷。这里的青壮年大多走出大山外出打工了,他们的孩子则留在家中成了留守儿童。几天相处下来,大家发现因为缺少父母亲人的陪伴关爱,这里的孩子跟巴措一样普遍有着内向、冷漠、孤寂、顽劣等心理问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走出心灵“困境”呢?支教团开辟了心理辅导专项服务,“一对一”结对,以心灵关怀和精神陪伴为主展开精准帮扶。阅读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心理慰藉,于是,“茉莉花”寻求“大后方”支持,近千册书籍从锡城东小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化隆。看到学生课余生活单调,“茉莉花”送上东小师生都会吹奏的特色乐器陶笛,利用自己特长教孩子们吹陶笛,学唱歌,练朗诵,用艺术的力量帮助他们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在有限的支教日子里,“茉莉花”深入自己“认领”的结对孩子家中走访、探望,了解他们实际需求和困难处境,给予精神关怀和物质安慰。转眼到了离别的日子,孩子们用手势一遍遍地对我们这群支教老师说着“我爱你”。巴措把我们捐赠的羽绒服穿在了身上,主动凑到我的镜头前,比画了一个“耶”,这一刻灿烂的笑脸,自然,真切,有些痛,又特别暖,始终映在我的脑海。一滴水,也许微乎其微,但汇聚成河就足以让荒漠变成绿洲!

  作者: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 胡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