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风采 » 正文

当代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9-10-17    

  江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娄国栋

  一、当代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华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传承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厚重积淀中,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渗透进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沁入心扉,形成了共产党人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革命文化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起到了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精神力量、培养高尚人格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

  三、关工委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不仅提出“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和发动、组织老同志参与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双先”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明确:“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同志们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一)关工委和大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活动

  关工委老同志在调查研究、理论宣传、党建辅导、教学督导、心理咨询、帮困助学、就业指导、社团顾问、校园文化等方面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关心大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关工委会同学校离退休处党委、校团委联合组织开展了“老少携手 党团共建”结对活动,由离退休20多个党支部(600多名离退休老党员),先后结对全校各学院48个团支部(1500多名大学生)。 “老少携手 党团共建”结对活动丰富多彩,感染力强。开展了“老少共话十八大”、“我的青春故事”“离休老干部讲光荣传统”“我的梦,中国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党员还给团支部订报、赠书、助困助学、指导团支部开展活动;大学生尊重老同志、看望老同志,形成了情感的互动,共同的进步。

  学校关工委协调后勤处、学工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启动“爱心驿站”项目,公寓团组织积极参与。二年来,收捐衣物5000余件,发放衣物3900余件;收捐书籍2300余册,发放书籍1600余册。“爱心驿站”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获得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明星关爱超市”称号。

  关工委和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学校关工委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结对共建、先进典型报告会、募捐助学、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将老革命、老模范、企业家等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校外辅导员刘仁生同志给大学生作《学习航天精神 立志报效祖国》的报告,并组织大学生参观江阴“远望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关工委特邀“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叶聪作《“蛟龙号”载人潜器的研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激励大学生修身立德,敬业好学,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校外辅导员、全国最美五老吴成20多年一直为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全国志愿服务之星、江苏省道德模范范跃宁,引导和激励团支部成员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不断增强团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关工委组织大学生干部参观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等。

  (三)关工委和大学生开展校友回母校活动

  关工委老同志配合学校,充分发挥校友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工委和大学生开展校友回母校活动。

   江南大学关工委老领导、老专家、老教师走访、联系校友,积极发挥校友的作用。

   江南大学关工委领导走访中共海门市委书记、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之一,我校杰出校友姜龙。

   杰出校友、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回校给大学生作自身经历的报告,还关爱在校大学生,开展国酒茅台“爱心车票”捐助,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能够回家过春节;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银军,为在校大学生作报告,结合自身的经历,阐释“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为人处事之道;

   杭州飞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专业校友余飚校友,多次参加与在校学生的交流的创业体会,他的创业经历和工作理念,受到师生的称赞;

  援藏八年孙登高校友多次来校为学生作“青春无悔,我把无悔的青春献西藏”的主题报告,同时为“任国庆团支部 ”做指导老师。许多优秀校友的事迹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同学们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