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宜兴市 » 正文

“老公安”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彰现作为

发布日期:2019-06-10         浏览次数:

  宜兴市公安局关工委组建于1995年5月,后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任务的需要,1998年在公安所属的35个派出所和11个交巡警中,以地区归属组建了七个地区派出所关工委。同时,随着关工委活动的开展,先后在市看守所搭建了警示教育基地平台,在城区和重点地区的中小学校塔建了18个“平安校园”共建点和21个“护学岗”,作为开展关工委活动的平台。公安系统关工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组织网络不断延伸,遍及全市,并逐步完善、加强,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规范、队伍稳定、活动经常,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目标要求。至2019年底,公安离退休老同志257人,参加关心下一代活动的有236人、占总人数的91.8%。其中常年性参加活动的骨干力量31人,占参加关工活动总人数的13.1%;参加市关爱工作团23人,占总人数的9.7%;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伍的182人,占总人数的77.2%。

  市公安局自建立关工队伍,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在市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市关心下一代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市政法关工委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针,围绕公安工作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爱青少年中特殊和弱势群体,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等方面主动作为,发挥积极作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坚持源头治理有效举措,广泛深入开展“六个一”法治宣传教育。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是目标,教育是关键。市公安系统关工委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把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做好关工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市政关工委的统一部署下,多措并举,对全市广大青少年进行法制、禁毒和安全教育,每年还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编印法治宣传教育材料。通过调查研究,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导向、主客观因素,有针对性编写“四个一”组合的法治宣传教育材料,即一张《宜兴普法、青少年法治教育专刊》,八开版报纸2万张;一堂法治教育课的宣讲稿,刻成光盘300张;一本青少年学法用法征文作品小册子,印刷4千本;一份青少年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的《百题法律知识》复习题。

  二是运用“两课堂”(即:学校“主阵地”和社区法治延伸教育活动平台),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公安各关工委组织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和“老公安”送法进学校,通过开展“警校共建”和“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结合学校开学、结业典礼等,举办法治讲座、报告会,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去年,全市共组织送法进校园活动180余场次,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3万多人次。在学校放暑假期间,公安各关工委,按照市政法关工委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组织驻社区(村)民警与全市309个社区(村)开展结对联动,组织各社区(村)辖区内中小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举办法治讲座上好法讲课、进行法律知识测试等三个环节,深化法治教育。去年,全市共组织活动386场次,受教育的中小学生2万余人次。

  三是安排全市各镇(街道)组织由310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的12个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团队,在暑期中集中三天时间、分6批进入宜兴市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通过“看”(看武警战士擒拿格斗表演和羁押人犯改造情况)、“听”(听两名失青少年现身说法)、“讲”(召开座谈会讲各人感受)三个环节,进行警示教育。

  二、坚持开展“结对帮教、引领人生”活动,倾情关爱青少年中特殊和弱势群体。

  关爱青少年中特殊和弱势群体,是关工委一项重要职责。公安各关工委认真贯彻省、市关工委开展“结对帮教、引领人生”通知精神,把做好青少年中特殊和弱势群体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具体做法:一是组织全面调查摸底,逐个分析疏理,弄清底数,建立一人一卡台帐,纳入工作视线,加强教育管理。二是根据不同对象,落实帮教帮扶措施。对纳入社区矫正的服刑青少年,指派干警参与配合市司法部门建立“6+1”帮教网络,倾情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对社会上失足、失规青少年,特别是失足、失学、失管、失控、失亲的“五失”人员,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工作台帐,列入视线进行动态性管理,对其中有不良行为,现实表现不好,有可能发生危害社会苗头的青少年,由民警、老公安参加的“一对一”、“多对一”帮教组织,加强管控,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去年结对帮教的对象165人,其中服刑人员子女18人、外工子女67人、在校学生47人、无业人员33人,通过一年来的工作,转好的占58%,稳定的占23%,尚不稳定的占19%。对学校中失规的学生,由当地社区民警主动配合各中小学校开展“四帮一”结对帮教活动。对正在市看守所羁押和服刑的青少年,市公安局关工委每年组织慰问进行看望,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帮教,开展“三送”(送亲情、送乡情、送教育)活动,给他们带去学习和生活用品,送去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收到很好的延伸教育效果。

  三是开展助困助学献爱心活动。公安关工委依托离退休党支部发动和组织开展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每年有200多名老同志参加捐资助学,已连续进行10年,累计捐资6万余元。建立助学基金,并与城区阳羡小学建立结对关爱联系点,每学期资助5名特困生,累计资助4万余元,受到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好评,起到了“帮扶”一人、“温暖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

  三、坚持推进环境净工程,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良好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我们把监督社会文化运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作为“老公安”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积极参与有所作为。针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主动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推进社会环境净化工程,以校园内外环境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举措,通过配合学校推进“警校共建”和“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构建以平校园为主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网络。对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定期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隐患活动;组织“老公安”积极参加网吧义务监督队伍,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力度对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监管工作,采取“定点、结对、流动”等多种形式,查违规、堵漏洞、建规章,确保未成年人不进入网吧。    近年来,为适应互联网服务行为转型升级和培育新业态的新形势,我们组织“老公安”在加强对网吧管理中,积极探索强化对网络、电子游戏室的义务监督,推进营造清朗的青少年网络环境,教育引导青少年在享有网络权益中安全上网,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自“五五”普法教育以来,全市在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下,各有关职能部门组织联动、实行齐抓共管,各级关工组织、特别是“老政法”积极参与,经过不懈共同努力,法治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灵,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的创建率逐年提高。据统计,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查处的14-25周岁违法犯罪嫌疑人688人,占全市青少年总人数的0.22%,比上年829人下降13%,比“五五”普法初期下降47.3%,其中未成年人186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人数的27%,比上年226人下降17.3%,比“五五”普法初期下降61.5%。2018年,市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犯39人、占青少年犯总人数的34.2%,比上年41人又下降4.9%,比“五五”普法初期212人下降81.6%。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方面,2018年全市309个社区(村)年内共创建成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300个,达标率为97.1%,比“五五”普法初期提升22.6%。未成年人犯的户籍关系,“五五”普法初期,在未成年人犯中宜兴户籍占78.5%,外地户籍占21.5%,2018年39名未成年人犯中,宜兴户籍占23.1%,比“五五”普法初期下降55.4%,外地户籍占76.9%,比“五五”普法初期提升55.4%。(宜兴政法系统关工委   周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