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梁溪区 » 正文

遵循育人规律,培养正常儿童——对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9-01-22         浏览次数:

 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钱昭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童年时期就要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责任,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如何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让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地应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呢?

  一、家庭教育需培养正常儿童

   近些年家庭教育受到空前重视,某地的某个人成功地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大家便会趋之若鹜地购买这个人根据个人经验写的书,希望从中获得家教法宝。家庭教育论坛很多,但主题总是关注培养“优秀儿童”、“成功儿童”、“超常儿童”。其实,家庭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养“正常儿童”,而不是“超常儿童”。培养出正常的儿童,是家庭的幸福,更是国家的希望。

   *据报道,农民家庭出身的博士,希望子承父业,儿子将来也成为博士。于是今天要求儿子学习这个,明天强迫儿子学习那个,不堪重负的儿子最后被逼疯了。这个博士的专业知识可能很渊博,但对家庭教育和人的成长规律知之甚少。一味追求培养超常儿童,用力管教儿子,反而把儿子成长的空间管死了,把一个好端端的正常儿童逼成了“异常儿童”。

   *印度就发生了国家干预“造神童”事件。印度男孩辛格,四岁半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震惊印度,人称“马拉松神童”。2007年,5岁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的路程,但就在辛格准备开始漫漫征程的第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原来,警察接到了政府的命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马拉松活动。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个5岁的孩子,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段的活动,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这就是正常的儿童观,儿童5岁的时候要完成的是5岁能完成的任务,不能也不应该去完成15岁或者25岁才能完成的任务。

    1、要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儿童

   具有美好心灵的儿童是正常儿童最显著的特征。具有美好心灵的儿童就是人性儿童、善良儿童,人性中的真善美,需要激发、唤醒和培育。教育就是关注心灵发育成长,就是把人本性中美好的理性和情感培育起来。只有教育,才能培育向善的人性,提升人性的层次。

   *杭州某小学“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比赛中,一名小学生一句“我的梦想是发财”瞬间灼痛了国人早已千疮百孔的心。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充满美好幻想的年岁,竟然成熟到让人颤栗:“我不像前几个人说的那么伟大,发了财去捐款。好不容易发了财,给别人发?不太实际吧?”

   有人为孩子辩护,基本观点是,社会已经如此,孩子不如此,走到社会就会吃亏。这既不是孩子也不是家长的责任。我理解这种观点,同样认为大环境影响力过于强大。但是,不能因为我们漂泊在大海上就放弃了寻找方向寻找目标的努力而随波逐流,不管沉浮,甚至葬身鱼腹。一只小舢板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方向正确同样可以获救、可以到达彼岸。如果我们的孩子走到令人痛心的一步,家长才捶胸顿足,那就晚了。我国古代尚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多少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少莘莘学子从小立志报效祖国,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岂能小小年纪就做起"为富不仁"的金钱梦?

   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家长就要重视孩子精神层面的营养,因为幸福永远来自精神层面,人生真正的财富是精神财富,人唯有精神的成长才能体会幸福、享受幸福。家庭教育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更多的意义、更重要的使命。

  2、要培养具有美好心态的阳光儿童

   乐观和坚强是阳光儿童的主要特征。面对漫漫人生,面对坎坷曲折,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精神,永远是照亮人生之路的心灯。

   *2014年3月日本有本畅销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其中的女儿阿花谨记妈妈的教诲,培育起美好的人生心态。她说,妈妈教给我两句话,“不说别人坏话,不忘记微笑”。妈妈的人生感悟,让阿花成长为笑对不幸人生的阳光少女。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第一场演讲,他一连讲了好几个自己母亲的故事。他记得有一次家中遭遇挫折,母亲看出莫言担心她自寻短见,就开导莫言说:“儿啊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从容,让莫言学会坚强。一个其貌不扬的儿童,终于“历经坎坷成大道”,“西天取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要培养具有“美好心志”的自立儿童

   教孩子自立就是培养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成年以后,最基本的自立就是自食其力。父母要教育子女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生存能力,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讲的是日本福冈一位叫千惠的妈妈在女儿阿花9个月大的时候癌症复发,医生说她最多还能活4年。千惠怎么用剩余的生命去爱女儿呢?多做些好吃的给孩子?给孩子多备些衣物?或是攒下一大笔钱?坚信“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千惠却认为,“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于是她决定用余生教阿花做饭、洗衣。两岁时,阿花开始学洗袜子;3岁生日时,千惠送她一台手动榨汁机;4岁的生日礼物是围裙和刀具,生日第二天阿花就踩着凳子在料理台上学切土豆;5岁生日前,阿花学会煮松软的糙米饭、制作漂亮的寿司,还第一次做了一大坛子大酱……一直陪伴女儿的千惠,总是在一旁微笑鼓励,“不发言,不帮忙。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我都要让她自己来,让她独立思考和体会”。阿花5岁生日后没多久,千惠安详地去世了。阿花每天早上6点就要准备早餐、喂狗、做酱汤、弹钢琴、去幼儿园;下午回家后,她还要晒衣服、叠衣服、刷澡盆……千惠的爱是智慧的,是为孩子一生着想的。据说这本书感动了500万人,阿花也成了自立儿童的典型代言。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家长不要不切实际地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值,一味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人中龙凤,而不是一个普通人。当下中国父母特别要做到的,就是不要一碰就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就是要甘愿培养一个有人性的、阳光的、自立的“正常儿童”。

  二、正常儿童是按成长规律培养的

   培养正常儿童,看似简单,常被小瞧。在子女的成长期望值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老话,折射出广大父母渴望培养超常儿童的心态。但如果父母不顾实际,违背规律,不甘于培养正常儿童,心态不定位于平常,往往不仅培养不出“超常儿童”,而且可能连培养“正常儿童”都保不住,甚至培养出“异常儿童”来。

   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性格一旦形成就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性格的初步形成始于婴儿时期,这比人们一般认为的年龄要早得多。3岁的幼儿在性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果没有足够的外界影响,幼儿的性格会自然而然的沿着原有的方向发展下去(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1、高度关注6岁前这一性格培养的关键期

   性格培养取决于6岁前的有意行为。第一,抑制任性,3岁前后要能对他说“不行”;第二,鼓励沟通,鼓励孩子说出理由,同时要让他听别人的理由;第三,延迟满足,如购买玩具延迟一周,明确要通过努力获得;第四,克制冲动,给予诱惑进行克制训练;第五,防止自私,学会分享,能替别人考虑;第六,防止脆弱,体会体力之苦,在运动中磨炼意志。

   有研究表明,儿童在6岁以前形成的都是人生的基本品质,比如孩子是不是善良,有没有同情心、忍耐力等,在0-6岁期间就基本定型了。人成年以后的性格,大部分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人遇到挫折和苦难时是否具有百折不回的毅力,也取决于6岁以前。因此,早期教育中,塑造儿童坚强乐观的正面性格比灌输知识更重要。

   蒙台梭利发现敏感期是幼儿的学习关键期,是自然赋予人的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年人的职责。

   何谓敏感期?先说敏感力。

  敏感力是指一个“人”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 “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例如语言敏感期是0~6岁,这时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再如社会规范敏感期为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还有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除了学校强制的读书以外,毕业以后,很多人都不再愿意读书了,甚至几年都不读一本书。全世界看书看得最多的犹太民族,把蜂蜜涂在书页上,让幼儿通过手指翻书品尝出书是甜的,来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就爱上精神食粮。(在常人的印象中,犹太民族是最聪明的民族。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他们只占世界人口的 0.3%(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1600万人口),但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22%的得奖人都是犹太人,这个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2、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第二关键期——青春期

   “原来挺乖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不听话?”“一回家就关上门不理我们,问什么都只回答两个字‘还行’。”“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手机,一说就跟我急!”每当提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的表现,父母们仿佛就启动了诉苦模式。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叛逆、厌学、早恋、网瘾等各种家庭教育难题扑面而来,令人困惑、沮丧甚至崩溃。

   青春期是一朵云、一行诗,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充满诗意的时期,还是一场疾风、一团烈火,是最麻烦的、动荡不安的时期?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但也被称为“最危险的时期”。孩子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进入“第二断乳期”,处于身心发展的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他们的心理状态动荡不定,心理矛盾错综复杂。青春期能否顺利度过,决定着孩子以后的自我认同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亲子关系的质量,人的基本素质在这个阶段奠定,人生的发展道路往往在这里分道。青春期出现的偏差如果不在16岁以前解决,以后就很难解决了。

   *“就像远处的一场风暴到来之前大海会发出轰轰隆隆的咆哮一样,高涨的欲念和强烈的感情也发出这样的低鸣,宣告着这场骚动即将来临。持续翻滚的暗流在警示我们,危险即将到来。”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在教育著作《爱弥儿》里对青春期的生动描述,在青春期这个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一个特殊时期里,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常常令父母措手不及。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希望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但又往往遭遇成长之痛的困扰。他们既希望长大,又害怕长大。他们有时认为自己是孩子,有时认为自己是大人,纠结于小孩与大人之间。内心那份未泯的童心,使他们还希望抓住童年的小尾巴;青春期的自尊感,又促使他们在学习和表现方面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情窦初开的萌动,使他们为了吸引异性的好感做出一些偏激冒险的决定,或者制订一些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目标。

   他们幻想自己是有自控力的大人,完全可以实现计划。当他们最终因自控力不足而放弃计划,或不能按预定计划去实现目标时,就会怨天尤人,出现自信危机感,还常常对身边的亲人抱怨和发怒。家长切忌被专制与高压带来的暂时风平浪静所迷惑,变成“鸵鸟家长”。据美国教育专家查普曼的研究,无节制的愤怒方式常常会导致代际相传,很多在青春期被打骂或责罚过的年轻人,为人父母后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的子女。

   3、那么在青春期教育中家长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1/家长要清楚认识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成长的阵痛期。

   *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比西方国家更高,在面对子女的叛逆表现时,会更多采取控制等管教手段,使子女回归自己的预期。心理控制是父母控制中的一种消极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采用爱的收回、引发内疚、人身攻击、忽视情感等心理控制性的策略侵入子女的心理世界、无视子女的情感需求、迫使子女顺从父母的要求。采用这种手段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好”“爸爸妈妈工作这么辛苦,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你这么不听话”……引发孩子的内疚感,是中国父母促进子女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心理控制会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导致违纪、攻击等问题行为,甚至与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有关系。

   2/青春期是一个特殊时期,生理变化(发育)是外显的,心理变化主要是内在的,容易被忽视,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心。

   *每个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健康,但是,许多家长关心的焦点通常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健康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胆怯、懦弱、孤僻、任性、抑郁等心理现象,许多家长却很少关注。这些家长对健康的理解只是片面的,他们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不知心理健康对孩子个性发展和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面对变化多端、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家长要始终保持冷静淡定的态度,多思考应对办法。

   *当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时,其实孩子心里也“恨爹不富商”,就会采取或者激烈冲突或者阳奉阴违的方式反抗父母。孩子的言行举止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不愉快,甚至痛苦和伤心,但家长爱孩子的心不要改变。孩子从听话乖巧变得叛逆难搞,是对我们是否真爱孩子的最好考验,也是区别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还是无条件的“试金石”。

   4/家长尽量找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学习与交友等方面的情况。

   *面对出言不逊其实不知所云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陷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陷阱,不能被孩子的愤怒点燃,而应该积极展开头脑风暴,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理念、新目标、新作为,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也如此。陶行知先生曾尖锐抨击过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他提出,“既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要做‘人中人’,要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贡献给老百姓”。所谓“人中人”,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而非人中龙凤。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教孩子做人的核心任务,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