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交流 »无锡关工 » 正文

二〇一一年增刊第一期(总第161期)

发布日期:2011-04-22         浏览次数:

编者按:

近几年来,江阴市徐霞客镇关工委在拓展深化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们以行政村中心辅导站为依托,形成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学校为联络点,以家庭为落脚点的“三位一体”的新体系,实施村校共建、村(社区)中心站与自然村分站(小组)统分结合、以分站为主开展活动的做法,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根据市关工委领导意见,现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刊登如下,供基层关工委参阅。

 

拓展深化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江阴市徐霞客镇关工委

 

我们镇全面推广、普及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三年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年,以村关工委为依托,创办村级校外辅导站;第二阶段是2008年,以村校联手育人为载体,实施“村校共建”新模式 ;第三阶段是2009年,以自然村为单位,兴办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基本形成了“社区()——学校——家庭”和“村——组——户”这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到户的组织网络格局。

一、以村关工委为依托,创办村级校外辅导站

2007年省关工委推广海门市德胜镇瑞祥村创办村级校外辅导站的先进经验,江阴市关工委领导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先后于7月份在月城镇召开了现场会,9月份在申港镇召开了推进会,10月份,赴南通考察学习创建校外辅导站的经验。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座谈会、通知,对我市创建村级校外辅导站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在创办村级校外辅导站的热潮中,我们在镇党委政府和市关工委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并适时召开研讨会、现场会、推进会等。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镇21个村关工委全部完成了创建任务。按照我镇创办校外辅导站的《工作规划》要求,做到了“七个有”:一有健全的领导班子;二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五老”辅导员队伍;三有固定的活动阵地;四有一定数量的学员;五有丰富的活动;六有完善的制度;七有经费保障。在创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把辅导站的职能概括为“教育、关爱、服务”六字方针,做到校外辅导站的工作有规范、有目标、有内容、活动经常。几年来,我镇各村校外辅导站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以村校联手育人为载体,实施“村校共建”新模式

2008年,我们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外辅导站建设工作,努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更优更好的环境,按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本着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的原则,紧紧抓住创办校外辅导站活动契机,探索“村校共建,联手育人”的模式。通过学习交流,调查研究,于3月份镇关工委拟订了《村校共建,联手育人工作实施意见》,并于522召开了“全镇村校共建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各村主任、正副站长、学校分管德育副校长,镇教办、老龄会、镇关工委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镇党委副书记主持会议。会上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共建”目的和意义,理清了工作思路,落实了“五个一”的具体工作要求:即村站和学校结好一个对子;成立一个“共建”班子;建设一支辅导员队伍;制订一套“共建”制度;拟订一份近期“共建”实施计划。在镇党委副书记张清一的主持下,全镇21个村辅导站分别与四所中学、三所中心小学和三所完小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于6月上旬顺利完成了“村校共建”工作。

通过“共建”方式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形成了村、校、家“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村校共建”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村辅导站在学校的通力协作下,村辅导站活动人数越来越多,促使村站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在辅导站的大力配合下,走向社会、走进家庭,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社会化、立体化。94,无锡市惠山区关工委主任温耀帮带领一班人来我镇北渚村参观时说:“我们的校外辅导站办起来后,学生不愿到站里来活动。今天,看到你们的“村校共建”搞得好,让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无锡市关工委举办全市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及校外辅导站工作研讨会,北渚村的“村校共建”经验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期间,与会的130多位关工委领导在无锡市关工委主任带领下参观北渚村校外辅导站现场。20094月份,江阴市关工委举办全市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又参观了北渚村、九洲果园两个校外辅导站,我镇党委副书记张清一作了《探索“村校共建”模式新路子,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新体系》交流发言。我镇的校外辅导站“村校共建”工作,在无锡、江阴地区,乃至江苏省内有了一定的影响。

三、以自然村为单位,兴办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

2009年上半年,我镇校外辅导站建设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成绩面前我们的使命依然是奋斗。我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农村学生居住地分散的特点,推行了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校外辅导小组的新模式。从暑期开始到目前为止,全镇建立了320多个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也称家庭校外辅导组),以655个村民小组计算,建组率达50%;现有校外辅导员415人;参加辅导小组活动的中、小学学生有4300多人。我们创办自然村辅导小组的报导刊登于江苏省关工委举办的刊物《关心下一代周报》和无锡市、江阴市关工委《简讯》上。

1、起因。徐霞客镇由原来马镇、璜塘、峭岐三镇合并而成,总面积110平方米公里,原有44个行政村,现合并为21个行政村。由于村子大、学生多,居住散,村级校外辅导站开展活动比较困难,也不安全。随着校外活动的深化和发展,一些村因地制宜,建立了校外辅导分站或辅导点。如北渚村在原来三个老村设立分站,各分站下面建立3个辅导小组。马镇村、红星村等直接以自然村建立了校外辅导小组。村校外辅导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活动,效果好,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马镇村全村19个自然村,建立了18个辅导小组(其中一个村只有一位学生,并入附近村小组活动),全村150名学生全部参加了辅导组,暑假中,坚持每周一、三、五活动,已成常态化,成绩非常突出。于是我们就以马镇为典型,在暑假一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镇全面推广。

2、创建。在创建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的过程中,我们用典型引路,分批建组的滚雪球办法。7月上旬先在马镇村召开现场推进会,再以马镇、璜塘、峭岐社区分片推进;7月中下旬,以片为单位,逐个展示本片自然村辅导小组活动;728-30日,由镇关工委组织人员分片视导检查。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各村辅导站都顺利地完成自己所定的目标任务。

3、队伍。各村校外辅导小组有健全的组织和辅导员队伍。辅导小组的组长一般由村民小组长担任,也有的是老干部和退休教师担任。如黎明村的五位老书记都分别担任了五个村的组长。每个小组有1-2个辅导员,暑寒假中,还聘请部分在职教师及回乡的大学生兼任。这些“五老”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员,还是家长的咨询员,学校的联络员,“问题学生”的帮教员。他们不计报酬,热心工作,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4、阵地。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都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和场所。一般是在组长或辅导员家里,每个小组都设立一块“××村校外辅导小组”的牌子。如马镇村有一位儿子是厂长的村民组长,暑期中,每次活动,预先开好空调,买好三大瓶雪碧,搬好12位学生的台凳。还有一些校外辅导小组地点设在本自然村的老年活动室里,如璜塘后场村小组,马镇村小组等。室内有电视机、电风扇、活动器具、图书报刊等。有专人负责卫生和茶水。

5、制度。校外辅导小组的活动以制度的形式,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出勤点名制度、请假制度,学员自学制度、作业制度、活动安全制度、文明礼貌制度,以及教师的辅导制度等。暑期活动中,村中心辅导站一般集中活动2-3次,各辅导小组一般每周活动1-2次,马镇村规定每周3次。每次活动坚持“四有四定”:四有:有计划、有部署、有目标、有要求;四定:定主题、定形式、定对象、定时间。

6、活动。各村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2009年学生暑期活动为例,一般以完成暑假作业、阅读课外书等内容为主,教育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后,充分利用假期让学生多读多写,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习作能力。有的开展烹饪、洗衣等家务活动的操练,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有的还举办跆拳道培训班;有的习书法、练画画、演奏民乐,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有的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查;有的开展“爱家乡、爱祖国”主题活动等,如璜塘村村委、关工委组织以自然村小组为单位的115名学生“霞客故里”半日游活动,参观徐霞客旅游博览园、九州果园、阳庄菜园等,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还有的举行道德教育报告会,法律知识讲座等。如后场村小组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系列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

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隶属村关工委领导,以村校外辅导站为依托,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学校为联络点,以家庭为落脚点的“三位一体”新体系,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便于学生就近参加活动,扩大了参与面,安全系数高,家长既欢迎又放心。定期集中开展活动,丰富学生校外生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促进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的养成。

在推广和普及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中我们有三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没有领导的关心支持就没有“创建”工作的力度。

我们徐霞客镇关心下一代工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徐霞客镇党委及村委主要领导,用战略的眼光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关工委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并纳入年度考核。如北渚村曾晓东书记说:“办好校外辅导站是我们村干部的责任,是对社会负责,为民办实事,我们村做到了人到、心到、情到、钱到。”我们关工委的一些工作会议和重大活动,以党委政府的名义颁发文件、下达通知,党委分管书记、组织部门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参加工作会议,制订方案条例,具体指导工作,每一份计划、每一个总结亲自审阅,同时亲自协调共青团、妇联、教办、文明办等部门配合。党政领导的重视、关工委工作有了力度,各项建设有了保障。

2、学习、调研是前提,没有学习和调研就没有“创建”工作的高度。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新兴的工作,创建校外辅导站是一项课题。要干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多思考、勤调研,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关工委工作的水平。在创建校外辅导站的进程中,遵循三个“贴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先后制订了《徐霞客关工委创建村级校外辅导站工作规划》、《徐霞客镇关工委实施村校共建、联手育人工作意见》和“组建自然村辅导小组的要求和办法”等,做到工作有针对性、目标有方向性、计划有科学性、活动有实效性。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提高新水平,走上新台阶。

3、典型引路是途径,没有典型示范就没有“创建”工作的深度。

我们积极开展调研,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及时推动解决“创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年推出两三个对全局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北渚村关工委在创建校外辅导站和实施“村校共建”丰富有特色,成绩突出。我们就在北渚村召开全镇“创建”工作现场会、推进会,通过典型示范,有力地推动全镇“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多次举行专题研讨会,使“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好势头。在创办自然村校外辅导小组工作中,根据实际的需要,我们适时推出了马镇村关工委这个典型,分三个层次三批现场观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马镇、璜塘、峭岐三个社区按照自定的指标,完成了创建任务,自然村校外辅导站活动在全镇普遍推开。